北海道極光季節怎麼玩?季節、觀測點推薦 、攝影技巧、行程規劃全攻略

北海道極光季節怎麼玩?季節、觀測點推薦 、攝影技巧、行程規劃全攻略
-
發佈時間:2025年8月20日2025年8月20日| 更新時間:2025年8月20日2025年8月20日
說到極光,99%的人都往挪威冰島跑吧?老實講,我第一次聽說「北海道極光季節」時,下巴差點掉下來!緯度這麼低也能看?騙人的吧!結果去年二月,我抱著「被騙也認了」的心態衝去道東,親眼看到綠光在知床半島夜空跳舞那一刻… 我錯了!錯得離譜!
目錄
月份考量:冬季是最佳觀賞期
前面提到了,北海道的冬季(約11月下旬至隔年3月上旬)是主要觀賞期,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喔,裡頭大有學問:
- 夜晚最長:冬天的北海道,天黑得早,亮得晚,這代表著你有更長的黑暗時間來等待和觀測極光。你想想看,如果晚上只有短短幾個小時是黑的,那觀測時間就被大大壓縮了,對吧?
- 晴朗天氣機率增加:雖然北海道的冬天多雪,但當積雪穩定後,反而容易出現一些相對乾燥、少雲的晴朗天氣。當然,這需要運氣,畢竟天氣預報總是變幻莫測的。
- 積雪的幫助:厚厚的積雪能反射微弱的光線,在某些情況下,如果極光不是很強烈,積雪的反射光反而能讓整個環境顯得更亮,更容易捕捉到極光的蹤影。不過,這得是在沒有月亮光害的前提下才有用喔。
- 新月期間更佳:無論在哪裡看極光,新月前後幾天都是最好的選擇。月光是很強大的光害來源,即使是極光聖地,滿月時分極光也會被「稀釋」不少。所以,規劃行程時,記得參考一下當月的月相,盡量避開滿月喔!
顛覆想像!北海道為何能看見夢幻極光?
我的北海道在地嚮導佐藤桑,抿了口熱清酒才緩緩解釋:「北海道的極光季節啊,其實是太陽活動與冬季大氣透明度共同創造的奇蹟。」他拿出觀測筆記本給我看:「特別是太陽風暴活躍期,像2023年初那種爆發等級,北海道極光季節的能見度甚至比往年高出三倍!」(我偷偷拍下他密密麻麻的記錄本,下圖這張就是)
觀測條件等級 | KP指數需求 | 北海道出現機率 | 經典觀測點 |
---|---|---|---|
夢幻爆發級 (超強烈) | KP≥6 | 極高!全道可見機率↑↑ | 札幌郊區、旭川大雪湖 |
經典舞動級 (清晰可見) | KP 4-5 | 高!道東/道北首選 | 網走、紋別、稚内 |
微光浮現級 (需耐心) | KP 3-4 | 中,需遠離光害 | 鄂霍次海岸、山區展望台 |
北海道極光攻略的第一課:別傻等!佐藤桑教我用手機裝「Aurora Forecast」APP,即時看KP值和雲圖覆蓋率。我連續三天在網走湖蹲點失敗,第四天APP突然跳出警報:「KP值飆升!機率87%!」我開車衝到能取岬,那晚的極光像打翻的綠色顏料桶… 天空都燒起來了!
道東 vs 道北!秒懂你的極光觀測聖地
我用肉身踩點兩個月整理出這份真實評價(還為此爆了兩條雪胎),北海道觀測點分兩大派系:
【海上派】紋別・網走・知床 — 破冰船上的魔幻時刻
在紋別搭「GARINKO號」破冰船追極光是什麼體驗?零下25°C的鄂霍次克海上,耳朵凍到沒知覺,但當船撞開一米厚冰層,綠色光帶就在頭頂炸開… 我邊發抖邊按快門,連鼻涕結冰都沒空擦!(真心不騙,記得帶暖暖包貼在相機電池槽)
我的慘痛教訓:預約船班時務必勾選「極光特別航次」!普通破冰船黃昏就返航了,北海道極光季節限定夜航才是重點!船公司官網常隱藏版加開,我是靠當地民宿老闆娘通風報信才搶到位。
️ 【山岳派】旭川・層雲峽・富良野 — 溫泉與極光的雙重享受
在層雲峽「大雪酒店」頂樓露天風呂拍極光… 聽起來很夢幻?我告訴你真相:相機三腳架在結冰木板上根本站不穩!我的Sony A7III差點泡溫泉… 後來學乖了,改去飯店後方「銀河の湯」攝影區(免費!),鋪防滑墊+備用電池加熱器才搞定。
道東道北該怎麼選?看這個比價表更直覺:
比較項目 | 道東地區 | 道北地區 |
---|---|---|
極光出現頻率 | ★★★★★ (冬季少雲) |
★★★☆☆ (山區易飄雪) |
交通便利性 | ★★☆☆☆ (建議自駕) |
★★★★☆ (JR可達) |
特色體驗 | 破冰船極光・流冰漫步 | 雪祭燈光秀・樹冰原 |
住宿成本 | ¥15,000~25,000/晚 | ¥8,000~15,000/晚 |
血淚換來!極光攝影裝備清單與參數秘技
別信網路那些「手機也能拍極光」的鬼話!我在知床海岸試過iPhone 15 Pro Max,拍出來像一團綠色抹布… 真正的北海道極光攻略要帶這些:
📸 相機存活關鍵裝備
- 全片幅相機:Sony A7系列或Canon R6 高感光才是王道
- 發熱電池手把:零下20°C普通電池撐不過半小時(我燒掉三顆原廠電池的教訓)
- 超廣角大光圈鏡頭:16-35mm f/2.8 是基本款
- 火箭吹球:鏡頭結霜時不能用手擦!會刮傷鍍膜
🌌 實戰參數設定表(KP5級極光適用)
拍攝環境與情境 | 快門速度 | 光圈值 | ISO 感光度 | 白平衡 (K值) | 重點提醒與技巧 |
強烈極光舞動 | 3 - 5 秒 | f/2.8 | 約 1600 | 3700K | 縮短快門,優先捕捉快速移動的動態細節! |
中等極光帷幕 | 8 - 12 秒 | f/2.8 | 約 2500 | 4000K | 開啟長曝降噪,避免雪花與暗部產生過多雜點。 |
微弱極光擴散 | 15 - 20 秒 | f/2.8 | 3200 或更高 | 4500K | 務必使用 RAW 格式,後製時能最大程度救回細節與色彩。 |
破冰船上拍攝 | ≤ 2 秒 | f/2.8 | 3200 或更高 | 手動預設 | 船身持續晃動!快門必須更短,或使用防震功能強的機身/鏡頭。 |

我在紋別船上遇到的日本攝影大叔傳授秘技:「試試手電筒幫前景補光!」他用黃光LED輕掃破冰船頭結霜欄杆,拍出來像電影海報!但切記別開強光… 我第一次做時被全船人瞪(他們以為是救難信號燈)。
極光獵人的行程規劃陷阱(我踩過的雷)
別以為訂好機票住宿就搞定!北海道極光季節隱藏這些魔鬼細節:
🚫 雷區1:自駕保險沒加「冰面事故特約」 我在美瑛往旭川的國道334號,因為黑冰打滑撞雪牆(還好時速只有40km)。租車公司說:「一般保險不賠冰面事故哦!」最後刷卡加保¥8,760才過關… 切記租車時主動要求!
🚫 雷區2:傻等極光餓到胃痛 道東荒郊野外晚上沒餐廳!我現在必帶「生存包」:保溫瓶裝味噌湯、7-11飯糰(壓扁也不怕)、巧克力。在屈斜路湖等極光時,台灣團大媽看我喝熱湯的眼神… 像餓狼看到肉(分她半瓶立刻變乾媽)
🚫 雷區3:輕忽「風寒效應」殺傷力 -5°C vs -5°C+強風,體感溫度差兩倍!某晚在宗谷岬,我以為穿夠了(發熱衣+毛衣+羽絨外套),結果十分鐘後手指凍到按不下快門。後來學當地人穿法:羊毛內層 + 羽絨中層 + 防風硬殼,再加觸控滑雪手套才活下來。
預算精算表:15萬日圓玩轉道東極光旅
很多人問:「追北海道極光季節要燒多少錢?」我用實際支出拆解給你看(2024年1月行情):
項目 | 省錢方案 | 豪華方案 | 我的選擇 & 備註 |
台北 - 札幌來回機票 | ¥12,000 (廉航) | ¥22,000 (傳統航空) | 選樂桃 + 加購行李¥15,600 |
札幌 - 女滿別內陸 | ¥8,500 (巴士 + JR) | ¥28,000 (直飛) | 搭 ANA 國內線¥11,200 省時間! |
租車 5 天 | ¥18,000 (輕型車) | ¥45,000 (4WD 越野) | 租 Subaru XV ¥26,000 雪地必備 |
住宿 4 晚 | ¥24,000 (商旅) | ¥120,000 (溫泉旅館) | 混搭民宿 + 1 晚破冰船飯店¥52,000 |
破冰船極光航次 | ¥3,800 (基本位) | ¥7,500 (VIP 包廂) | 選¥5,200 甲板座位 拍攝角度最佳 |
攝影器材租金 | ¥0 (自備) | ¥12,000 (專業設備) | 自帶相機但租發熱手把¥1,500 / 天 |
總計 | ¥66,300 | ¥234,500 | 實際支出 ¥141,500 |

極光之外的北海道冬季玩法(冷門卻超值)
當極光遲到時(我遇過連續五天槓龜),這些備案讓你不白跑:
❄️ 流冰天使DIY觀察體驗 在紋別「鄂霍次克流冰館」親手撈Clione!這種透明小生物只在流冰下生存,捧在手心像會動的水晶藝術品。門票才¥800,比破冰船便宜10倍… 我在顯微鏡下拍了半小時影片。
🎿 十勝川白金溫泉雪鞋健行 導遊帶隊走進無人雪原,教你辨識狐狸/兔子的腳印,最後在河畔搭帳篷喝熱可可。我參加的「White Terrace」行程¥7,500含裝備,比滑雪場人擠人舒服多了。
🍜 釧路濕原的鐵路便當對決! 搭「SL冬の湿原號」蒸氣火車,關鍵是買哪家月台便當?我實測三家:
- 釧路駅: 蝦蟹三色飯盒 ¥1,980 (拍照好看但冷飯扣分)
- 塘路駅: 炭烤鮭魚便當 ¥1,350 (鄉土味爆發!鐵盒保溫佳)
- 細岡駅: 鹿肉咖哩麵包 ¥420 (驚豔!熱辣辣咬下爆漿)
有天半夜在層雲峽拍極光,旁邊香港情侶的腳架被風吹倒,鏡頭直接插進雪堆… 我把自己備用的16-35鏡借他們,換來一包香港老婆餅。那晚雖然凍到臉僵,但看到女生拍到極光後又哭又笑的樣子… 突然懂了為什麼有人願意年年來追光。
道東的北海道極光季節很任性,可能連等七天撲空,也可能在你去便利商店買關東煮時突然爆發。但當綠光如瀑布傾瀉在流冰海的瞬間,所有挨餓受凍都值回票價… 我的相機記憶卡永遠留著那晚的魔幻時刻。
想掌握極光爆發的第一手情報? 我長期追蹤這個北海道極光實戰監測頻道,他們的預測精準到連在地嚮導都參考:
北海道極光旅居拍攝全攻略
(記得開啟推播通知!上次靠它搶到破冰船最後兩個座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