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臺北吃的
不是山珍海味,
不是滿漢全席,
是平民美食─ 牛肉麵和魯肉飯 !

這次,我們想要談談魯肉飯的正確開啟方式。

魯肉飯,是臺灣最著名也最獨特的小吃,據說只有臺灣本土的魯肉飯才是最地道的。在臺灣北部,也包括臺北地區,魯肉飯是在白飯上淋上碎豬肉和醬汁的料理。

一碗好的魯肉飯,選用肥瘦適中的五花肉被精心切過,但並不太碎,慢慢在有5種香料的汁裡燉制,之後將做好的肉澆在晶瑩飽滿、軟硬適宜的的熱米飯上,一碗香甜,微鹹的魯肉飯就完美了。看似隨意的澆灑可以讓米飯吸飽湯汁,讓粒粒都潤滑鮮香同時又能減淡魯汁油膩,可謂是香濃四溢,加上大口咬下的滷蛋,瞬間巨大的滿足感充滿了口腔,讓人慾罷不能。
噴香鬆軟的米飯上,
舀上一勺粒粒鮮嫩多汁、晶瑩剔透的魯肉汁,
再配上一枚入味滷蛋,
實在是人間美味!


和往常一樣,為了累積我們點評的經驗值,我們會不厭其煩地吃很多家,魯肉飯我們吃過金峰,鬍鬚張,大來小館,西門金峰,以及士林夜市,寧夏夜市,南機場夜市,西門町等無數個餐廳的魯肉飯。
哈哈哈哈,總的來說,我們所到的每一個餐廳,只要有魯肉飯,我們都會點上一碗。在眾多小館和餐廳中,其中最著名和最被推薦的是金峰魯肉飯,那麼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家永遠都要排隊的臺北老字號魯肉飯,究竟有多好吃?

至今已有30多年的老字號金峰魯肉飯是老臺北人的摯愛,就連注重身材的林志玲都特意過來吃,更因為康永哥在康熙來了上面的大力推薦而吸引眾多遊客前來。
每到用餐時間,不大的店面外頭就排滿了長長的人龍,外賣和堂食分開排隊。店員不停歇地拿著一碗碗的魯肉飯派送,生意特別熱絡,所以經常必須和別人拼桌用餐。好在一上桌,不用等很久,魯肉飯就帶著香味過來了。

我們大概是中午12點到金峰魯肉飯,人真的是很多...無論是內用還是外帶區都是滿~滿~滿(我只要吃個魯肉飯而已啊!)
等著排隊的時候,就看看金峰魯肉飯的賣些什麼,第一時間看到價格並不經感慨, 這價格在臺北真的是...太便宜!

終於排到我們了,可以仔細看一下用餐環境,狹長型的用餐區蠻擁擠的,不過店內的翻桌率很高,只是人手有點不足就是了...

ˊ
坐下,選單來了,簡單明瞭,寫完放桌上就會有人來收,店員也常常手忙腳亂。

我們一口氣點了金峰魯肉飯的招牌魯肉飯(大)、控肉飯、筍乾、魯蛋、油豆腐與燙青菜,最後搭配一客蛤蜊雞湯和一客苦瓜排隊湯。

來介紹一下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幾道菜,首先是控肉飯的部分,整體的感覺挺大方的,就是說整道菜看起來不會有那種魯太久死氣沉沉的感覺,另外就是口感方面不會像有些店家魯太久導致瘦肉生硬幹澀。 特別要說的是筍乾搭配的太好吃了!


再來是筍乾,我們一致覺得最好吃的,看起來有點油的一道菜,事實上一點都不油... 很傳統的一道菜但是要做的好吃不容易,一樣是滷系列,加入了適量的酸菜讓個筍乾滋潤不少,最重要就是吃起來略為偏酸的口感很開胃,配著魯肉飯一起解膩不少,C/P值很高,推薦!

燙青菜,金峰魯肉飯的燙青菜是空心菜,燙青菜除了油了一點這件事外,加上醬油膏的甜味,挺不賴的! 不嫌油的朋友可以考慮,價格也很公道。

主角來了! 金峰魯肉飯的招牌─就是魯肉飯,顧名思義,肥滋滋的部位是必須的,但是金峰魯肉飯還加入了瘦肉的部分,猜比例大概是7比3吧(肥/瘦) ,另外不同於某些店家將魯肉切成塊狀或是丁狀的型態,金峰魯肉飯切成長條狀也多增添不少紮實感,口味方面則是偏淡,醬汁的部分也很濃郁;整體口感很不錯。一直沒有弄明白那個邊上的配餐是什麼東西?!


再來是油豆腐,整體的感覺很普通,但是因為很愛吃豆腐系列的菜,所以還是點了,大概只有★★★☆☆的評價。

最後,是最讓我們失望的是蛤蜊雞湯,雞中翅和小雞腿的確是蠻大塊的,不過也就這樣而已。 湯的部分根本是踩到地雷,有點寡淡!因為雞翅的了太大,而導致根本沒有什麼湯的空間了。口感也讓我們退避三四五六七舍...


最後再來用一張水水的金峰魯肉飯做ending。

簡單點評一下:我們覺得魯肉飯的確是不錯,但是這不是吃魯肉飯整體菜品最好的地方。所以我們有什麼更好的推薦呢?!
是在西門町附近的西門金峰
哈哈哈哈哈哈
好吃,好吃,好吃,去了可能有5次?!
魯肉飯一點也不含糊,
主要其他的菜品也很好吃!
環境也更佳舒適一點哦~

一碗魯肉飯、
一顆滷蛋、
一碟小菜、
一碗湯,
是臺灣人心中的經典美食組合,
每一口都是滿滿的誠意,
都是臺灣人的真誠。
我們和所薦個體均無半毛錢關係
參考資料
若想探索更多台北精緻的吃到飽餐廳,這裡有份精心整理的推薦清單:
- 台北吃到飽:饗饗旭集奢華首選,海鮮火鍋蔬食日式推薦
- 台北米其林指南推薦小吃
- 台灣傳統夜市美食地圖
- 大台北地區百年老店特輯
- 台灣特色料理文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