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英國大學排名」2025最新榜單:全球排名、商學院TOP 10與申請趨勢分析

「英國大學排名」2025最新榜單:全球排名、商學院TOP 10與申請趨勢分析
-
發佈時間:2025年6月27日2025年6月27日| 更新時間:2025年6月27日2025年6月27日
2025年英國大學排名出爐了嗎?本文整理QS與THE雙權威榜單,解析牛津、劍橋等名校全球排名,獨家曝光商學院TOP 10,並提供申請選校策略建議!
文章目錄
一、英國大學排名2025:本土排名變局與新興勢力
(一)本土排名核心指標與變化趨勢
英國大學的本土排名系統以《泰晤士報》與《星期日泰晤士報》的排名最具代表性,2025年排名顯現三大顯著趨勢:
-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SE)逆襲登頂:從2024年的第四名一舉躍升至榜首,打破牛津、劍橋長達31年的統治地位。其成功關鍵在於三方面:
- 就業力大幅提升:學生人均獲得2.3個實習機會,與高盛、聯合國等機構合作開設實踐課程,契合排名中「畢業生前景」權重提升的規則。
- 師生比例優勢:1:11的精英化配置超越牛津、劍橋的1:15,保障教學質量。
- 可持續發展表現:在「人與地球」指標中因碳中和計劃和環境研究優勢領先。
-
牛津、劍橋排名下滑:牛津降至第三,劍橋跌至第四,創31年來最差名次。這與排名中「教學滿意度」「師生互動」等指標權重增加有關,傳統研究型大學在教學體驗上受到挑戰。
-
杜倫大學逆勢崛起:從第七名升至第五名,與其商學院在金融、管理學科排名提升直接相關,顯示專業型大學的競爭力。
(二)2025年英國大學本土排名表
排名 | 學校名稱 | 核心優勢 |
---|---|---|
1 |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SE) | 就業力、師生比例、可持續發展指標領先 |
2 | 聖安德魯斯大學 | 學生滿意度、小班教學 |
3 | 牛津大學 | 學術研究、校友資源 |
4 | 劍橋大學 | 科研實力、國際聲譽 |
5 | 杜倫大學 | 商學院排名提升、歷史底蘊 |
6 | 帝國理工學院 | 理工科實力、產學研合作 |
7 | 倫敦大學學院(UCL) | 綜合學科、跨學科研究 |
8 | 布里斯托大學 | 工程學、醫學排名上升 |
9 | 華威大學 | 商學院三重認證、製造業專業 |
10 | 蘭卡斯特大學 | 管理學院AACSB認證、語言學科 |
(三)排名背後的隱性因素
本土排名更注重「教學體驗」「就業力」等實用性指標,例如:
- LSE的24小時心理健康熱線:將學生支持服務納入排名考核,反映教育人性化趨勢。
- 利物浦大學升6位至第23名:與其新增的人工智能、醫療科技專業直接相關,顯示專業設置的市場敏感性。

二、英國大學世界排名2025:全球競爭中的地位與變化
(一)世界排名系統與英國大學表現
全球四大排名系統(THE、QS、U.S.News、ARWU)中,英國大學的2025年世界排名呈現以下特徵:
- 牛津、劍橋穩居第一梯隊:
- 牛津大學連續九年蟬聯THE世界排名第一,劍橋大學位列第五,反映其在科研產出、國際聲譽上的絕對優勢。
- 但QS排名中,牛津被帝國理工超越,顯示不同排名系統的評價側重差異。
- G5大學的分化:
- 帝國理工學院(IC)在THE排名中位列第九,但在QS排名中升至第二,主要得益於其工程、醫學學科的國際影響力。
- 倫敦大學學院(UCL)在THE中排名第七,但在QS中降至第九,反映其跨學科研究的評價波動。
- 專業型大學的排名困境:
- LSE在THE世界排名中跌至第50名,主要受國際學生比例、研究影響力等指標拖累,但在商學、社科領域仍具全球競爭力。
(二)2025年英國大學世界排名表
排名系統 | 學校名稱 | 世界排名 | 英國排名 | 核心學科優勢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HE | 牛津大學 | 1 | 1 | 數學、物理、人文社科 |
THE | 劍橋大學 | 5 | 2 | 工程、生物醫學 |
THE | 帝國理工學院 | 9 | 3 | 醫學、工程、商學 |
THE | 倫敦大學學院(UCL) | 7 | 4 | 教育學、建築學 |
QS | 帝國理工學院 | 2 | 1 | 航空工程、計算機科學 |
QS | 牛津大學 | 3 | 2 | 政治學、歷史學 |
QS | 劍橋大學 | 5 | 3 | 數學、化學 |
U.S.News | 牛津大學 | 4 | 1 | 臨床醫學、公共衛生 |
U.S.News | 劍橋大學 | 5 | 2 | 材料科學、計算機科學 |
U.S.News | 倫敦大學學院(UCL) | 7 | 3 | 神經科學、心理學 |
(三)排名差異的深層原因
不同排名系統的評價指標差異,直接影響英國大學的排名結果:
- THE:注重「研究影響力」「國際化程度」,對理工科強校(如IC)有利。
- QS:強調「雇主聲譽」「國際學生比例」,對商學、社科強校(如LSE)更友好。
- U.S.News:偏重「科研產出」「跨學科合作」,對綜合型大學(如UCL)更有利。

三、英國大學商學院排名2025:專業實力與就業導向
(一)商學院排名評價體系
英國大學商學院排名以三大標準為核心:
- 三重認證(AACSB、AMBA、EQUIS):全球僅1%的商學院獲得,是國際認可度的標誌。
- 就業率與起薪:如華威商學院畢業生平均年薪超7萬美元,就業率達90%以上。
- 專業排名:如LSE的會計與金融專業在QS中位列全球第4,IC的商業分析專業位列全球第3。
(二)2025年英國大學商學院排名表
排名 | 商學院名稱 | 學校名稱 | 核心專業 | 全球排名 | 英國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倫敦商學院(LBS) | – | MBA、金融分析 | 7 | 1 |
2 |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 | 牛津大學 | 金融經濟學、MBA | 5 | 2 |
3 | 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 | 劍橋大學 | 金融學、管理學 | 4 | 3 |
4 |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商學院 |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| 會計與金融、經濟學 | 12 | 4 |
5 | 帝國理工學院商學院 | 帝國理工學院 | 商業分析、金融科技 | 14 | 5 |
6 | 華威商學院(WBS) | 華威大學 | 會計與金融、商業分析 | 16 | 6 |
7 | 曼徹斯特商學院(AMBS) | 曼徹斯特大學 | 國際商務、市場營銷 | 27 | 7 |
8 | 蘭卡斯特管理學院(LUMS) | 蘭卡斯特大學 | 管理學、會計學 | 65 | 8 |
9 | 愛丁堡大學商學院 | 愛丁堡大學 | 創業與創新、金融學 | 33 | 9 |
10 | 倫敦國王學院商學院 | 倫敦國王學院 | 國際管理、數字營銷 | 40 | 10 |
(三)商學院排名與就業的關聯性
商學院排名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機會:
- LBS畢業生:95%進入高盛、麥肯錫等頂級投行或諮詢公司。
- 華威WBS:與高盛、摩根大通等名企深度合作,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。
- 蘭卡斯特LUMS:AACSB認證加持,其管理學專業在英國本土排名前10。

四、申請選校策略建議:如何平衡排名與個人需求
(一)排名選校的三大誤區
- 盲目追求高排名:排名200與300的學校在英國雇主眼中差異不大,關鍵在於專業匹配度。
- 忽略專業排名:如LSE在社科領域全球領先,但理工科排名較低,需根據職業規劃選擇。
- 忽視學位等級:英國雇主更看重一等或二等一學位,而非學校綜合排名。
(二)選校策略的四維評估法
- 專業匹配度:
- 例如,計劃從事金融行業,應優先選擇LSE、IC、華威等商學院強校。
- 若想從事AI或數據科學,帝國理工、UCL的相關專業更具優勢。
- 地理位置與就業資源:
- 倫敦地區的大學(如LSE、UCL)擁有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。
- 非倫敦地區的大學(如華威、曼徹斯特)則提供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集中的校友網絡。
- 學費與生活成本:
- 倫敦地區的學費和生活費較高,例如LSE的學費每年約3萬英鎊,而蘭卡斯特大學的學費僅為其70%。
- 非倫敦地區的大學提供更多獎學金和助學金機會。
- 個人能力與申請難度:
- 牛津、劍橋的錄取率低於10%,需具備一等學位和頂尖實習經歷。
- 排名50-100的大學(如南安普頓、謝菲爾德)錄取門檻相對較低,但專業實力不弱。
(三)案例分析:不同背景的選校策略
- 學術型申請者:
- 目標:攻讀博士或從事科研工作。
- 選校:牛津、劍橋、帝國理工等研究型大學。
- 就業型申請者:
- 目標:進入頂級投行或諮詢公司。
- 選校:LBS、LSE、IC商學院。
- 成本敏感型申請者:
- 目標:控制留學成本,同時獲得高質量教育。
- 選校:華威、蘭卡斯特、布里斯托等非倫敦地區的大學。

常見問題整理Q&A
1. 英國大學排名越高越好嗎?
- 答案:不完全是。排名高的學校在科研、聲譽上佔優,但專業匹配度、地理位置、學費等因素同樣重要。例如,計劃從事AI行業,排名50的帝國理工可能比排名20的LSE更適合。
2. 英國大學排名如何影響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機遇?
- 答案:
- 回國就業:綜合排名前100的大學更受國內HR認可,尤其是QS、THE排名。
- 英國就業:專業排名和實習機會更重要,例如LSE商學院畢業生在倫敦金融城的就業率遠超排名更高的綜合型大學。
- 長期發展:校友網絡、學位等級(如一等學位)對職業晉升的影響更持久。
作者簡介
Hi,我是Alex Chen 一個熱愛跨文化探索的留學顧問,專注於分享實用、真誠的留學資訊,幫助學生避開申請陷阱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國際學習之路。
我的背景
📚 學歷:
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經濟學碩士
• 倫敦政經學院(LSE)交換生
• 託福118/雅思8.5持有者
🌍 經歷:
• 8年留學規劃經驗 | 深度走訪11國200+所高校招生辦
• 累計幫助427名學生斬獲offer(其中72%進入QS Top 50)
•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特邀講座嘉賓(2020-2023)
✍️ 專長:
擅長解析留學申請策略、跨文化適應技巧、獎學金資源,以及留學生活中的「非官方生存指南」。
為什麼寫這個部落格?
曾因資訊不對稱在留學路上踩過坑,深知一個清晰的指引有多重要。在這裡,我將結合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,拆解複雜的申請流程,分享真實的海外學習生活——從選校、文件準備到如何在異國超市省錢,陪你一起規劃這段冒險。